www.bet28365365.com邮件系统 丨

会议预告丨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水与古代文明


2017年12月07日 08:42    来 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7日第1347期     作者:

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

水与古代文明

主办:www.bet28365365.com 上海市人民政府

承办:www.bet28365365.com考古研究所

上海市文物局

www.bet28365365.com—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

上海大学

时间:2017年12月8—11日

地点:中国·上海·上海大学

 

  世界考古论坛·上海成立于2013年,旨在推动世界范围内考古资源和文化遗产的调查、保护与利用,创设宣传考古成果、促进考古研究、彰显文化遗产现代意义的国际交流平台。论坛致力于创新与合作,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首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于2013年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行,论坛主题为“古代文明的比较研究”;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于2015年在上海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

  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将于2017年12月8—11日在上海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水与古代文明”。论坛邀请了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几十所世界一流大学,以及来自埃及古物部、墨西哥国立人类学与历史学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物质文化历史研究所、印度国家文物局等考古研究机构和中国高校考古研究机构的共约150位专家学者汇聚于此次论坛。与会代表将进行跨文化与比较研究,探讨水资源、水管理与古代文明发展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推进各国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

  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水与古代文明

  水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在进入农业社会之前的数百万年间,自然降水是狩猎采集社会仰赖的唯一水资源。水的使用与食物生产、社会组织、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人类社会及其组织机制的发展。无论是生活日常所需、灌溉、防洪、用水存储、排放和运输,还是礼仪与宗教,水对于古代文明的繁荣,包括世界各地城市和文明中心的出现至关重要。人类社会在临近河流与海岸的地方建造城市,通过掌控水资源来获取政治和经济利益。随着城市聚落的扩张,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最终促进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包括灌溉和排水系统、蓄水设施及长途运输技术的发明。这些技术革新提高了食物的产量,促进人口的持续增长,政治组织也变得更为复杂。从日常的饮用、洗浴到礼仪用水,从国家层次的大规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地方水利技术的发展,从隋唐的大运河到古罗马的引水渠,地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急剧增长的水需求与水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化、人口膨胀、经济发展、政治冲突和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等,加剧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压力。当今以及未来用水问题变得极为迫切。考古学者愈加注重对水、水文景观、水资源管理、可持续性农业发展,以及水与宗教、礼仪关系的调查和研究。考古学对于水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当今社会及未来水资源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尤其是水资源缺乏、水灾害和地方治水的具体实践等。这些认识不只是一般原则或过程的阐述,更重要的是根植于特定历史场景和具体案例的分析。因此,对于水资源问题的考古学研究,意义重大。

  本届世界考古论坛的主要目标包括:1.向优秀个人或组织颁发“世界考古论坛奖”,表彰其近三年来的重大田野考古发现或富有创新性、创造性和科学性的重要考古研究成果;2.促进跨文化与比较研究,探讨水资源、水管理与古代文明发展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3.鼓励考古学者与其他领域学者在水资源及其管理研究方面的密切合作,尤其是对跨学科和长程视野问题的探讨。

  

  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开幕式并颁发“世界考古论坛奖”

  2017年12月8日上午,本届论坛开幕式将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向优秀个人或组织颁发“世界考古论坛奖”,表彰其近三年来的重大田野考古发现或富有创新性、创造性和科学性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本届论坛评审委员会已经从91项有效提名中评选出40项入围项目和21项最终入选项目,包括重大田野发现奖、重要研究成果奖和杰出贡献奖三类。

  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入选“世界考古论坛奖”项目负责人作主旨演讲

  2017年12月8日下午,入选“世界考古论坛奖”项目负责人汇报获奖项目内容。

  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三大主要环节“大会学术报告”演讲

  2017年12月9日,大会学术报告分为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1.世界考古学主题论坛演讲。围绕“水与古代文明”发表演讲和深入讨论, 鼓励考古学者与其他领域学者在水资源及其管理研究,尤其是跨学科和长程视野问题等方面密切合作。

  2.中国考古新发现、新研究专场。

  3.专场座谈会:性别与考古实践。

  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考察上海考古场所和博物馆

  2017年12月10日,与会考古学专家学者参观青浦区博物馆、崧泽遗址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分会演讲与讨论

  2017年12月11日,邀请每位参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进行15分钟左右的发言或自由讨论,为论坛健康良好发展建言献策。

  

  2017年12月6—11日晚间,邀请知名考古专家分别在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大学开设“公众考古讲座”。通过9场讲座,向公众介绍包括中美洲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柬埔寨吴哥文明等在内的世界知名考古发现与成果,宣传日益增多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促进公众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考古学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考古学家的“独角戏”。考古学正走出“象牙塔”,主动走近公众,以适应时代需求。公众参与有助于将考古转变为积极的社会力量,使得人类思想和文化更有连续性和创造性。

  我们希望,考古学能与公众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发挥跨学术、跨文化、跨社会的影响力,使考古学这一学科真正走向成熟,进而让公众考古展现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古老疾病研究中的分子革命

  时间:12月6日19:00 地点: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学海厅

  主讲嘉宾: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考古研究中心教授 简·拜克斯特拉(Jane E. Buikstra)

  

  个人简介:简·拜克斯特拉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进化与社会变化学院、生物考古研究中心的讲席教授,以及该中心的创办主任。研究领域包括美洲及东地中海世界,通过考古还原的病原体DNA探讨美洲古代肺结核病的进化史。已出版20余部著作、发表200余篇论文。

  讲座简介:基因组学研究的新进展对古老疾病研究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演讲在回顾古老疾病研究方法基础上,利用跨学科方法展示如何通过生物分子分析,获得关于黑死病、霍乱、沙门氏菌、密螺旋体疾病、肺结核与麻风病的新知识,揭示这些疾病的发展进化史,以及它们在历史发展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气候变化与吴哥文明的兴衰

  时间:12月7日 19:00 地点: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嘉宾:新西兰奥塔哥大学人类学与考古学系教授 查尔斯·海厄姆(Charles Franklin Higham)

  

  个人简介:查尔斯·海厄姆,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剑桥圣凯瑟琳学院荣誉院士。自1969年起,查尔斯·海厄姆教授主要致力于东南亚田野考古工作,其一系列发掘项目涉及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早期耕种者、青铜时代的起源和促使早期国家起源的铁器时代社会变迁等内容。其著作得到了不列颠学院、新西兰皇家学会、伦敦古物研究者学会等团体的认可。因出色的田野考古工作,被不列颠学院授予格雷厄姆·克拉克奖章,被新西兰皇家学会授予梅森奈尔奖章。

  讲座简介:铁器时代晚期,季风雨季强度的降低给东南亚陆地带来了相对干燥的气候。与此相应,有更多证据表明,农业革命正在这些地区兴起,包括水库修建、灌溉、特定区域水稻的耕种和培育。这种生存环境的快速变化所带来的社会改变,见证了精英阶层的崛起,以及不断增加的竞争与冲突。真腊时代,小国兴起,存留下来的文献表明,这些变化被记录了下来,并且被夸大了。7世纪柬埔寨的伊赏那补罗国中心地区尤其如此。9世纪,随着吴哥王国的建立,水资源的管理和灌溉系统变得十分重要,并成为政权存亡的关键因素。被神化的统治者始终与水库建设、河流改道和稻田水利网络的建设紧密相连。复杂的水利管理系统成为当时国家谋求福祉的关键。然而,15世纪的又一次气候变化带来了难以预测的气候波动,持续干旱和急剧降水导致地面沉降和水利设施损毁。作为政权中心的吴哥,不久就消亡了。 

水:无处不在的水资源——以佩特拉古城为例

  时间:12月8日19:00 地点: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嘉宾: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 苏珊·阿尔科克(Susan E. Alcock)

  

  个人简介:苏珊·阿尔科克于1989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密歇根大学外延与发展研究所特别顾问、古典考古与古典学亚瑟·F.图尔瑙讲席教授。在此之前,她曾担任美国布朗大学儒科夫斯基考古与古代社会研究所主任。作为一名古典考古学家,阿尔科克教授的研究主要关注地中海东岸的物质文化,特别是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她最近的研究兴趣包括景观考古、古代帝国、神圣空间和人群记忆等。其新近田野工作是布朗大学佩特拉考古研究项目在佩特拉古城中心以北的区域调查。阿尔科克教授于2001年获得“麦克阿瑟奖”。

  讲座简介:佩特拉尽管处于半干旱气候区,但在很长时间内它一直是该地区长距离贸易链中的核心城市,并且大量的墓葬、神庙和宫殿均修筑于此。在此后的罗马和拜占庭时代,佩特拉也保持着繁荣。布朗大学佩特拉考古研究项目在佩特拉古城中心以北区域开展调查,希望能够追溯这一内陆城市的历史变化。研究团队考察了当地水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设施,以及这些设施具有的象征性和实用性目的,特别强调运用新的考古学方法来研究这些与古代水资源相关的现象。而这些方法在研究现代社会由海啸引起的水资源短缺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适用性。  

两个图符的故事——史前社会复杂化的不同途径

  时间:12月9日19:00

  地点: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嘉宾: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教授 科林·伦 福儒(Colin Renfrew)

  

  个人简介:科林·伦福儒,1965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谢菲尔德大学和南安普顿大学。1981年至2004年间,供职于剑桥大学,任迪斯尼考古教授。伦福儒教授在希腊基克拉迪群岛主持了大量考古发掘工作。他在爱琴海史前文化、语言多样性和人类认知的起源、考古遗传学及考古理论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其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推动反对非法倒卖文物及盗掘遗址的国际运动。因其在基克拉迪群岛的重要发掘、富有深远影响力的理论研究,以及在提升公众对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方面的不懈努力,伦福儒教授屡获殊荣,其中包括1980年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3年获得欧洲科学基金会“拉齐斯奖”,2004年荣获“巴尔扎恩奖”,2007年被选为美国考古学会外籍荣誉院士,2009年获得文物保护组织SAFE“灯塔奖”,2015年获得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

  讲座简介:讲座将通过解读地中海地区基克拉迪文化早期雕塑与中国良渚文化玉琮,深入探讨世界范围内史前社会的复杂化进程。  

吴哥世界中的水

  时间:12月10日19:00

  地点: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学海厅

  主讲嘉宾: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人类学系教授 米里亚姆·史塔克(Miriam Stark)

  

  个人简介:米里亚姆·史塔克是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人类学系的教授。她在柬埔寨参与了多项合作研究项目,研究领域包括定居点和早期国家形成、农业策略和城市居住模式以及手工业;近年主要关注东南亚的都市主义、吴哥的居住模式以及高棉的石器制造业组织。

  讲座简介:米里亚姆·史塔克教授根据吴哥窟和塔普伦寺的实地考察和对居住模式的研究,介绍公元9世纪到15世纪之间大湄公河流域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从水资源角度为我们呈现水在建筑、仪式性活动以及体现宇宙观念等方面的使用情况,认为遍布于湄公河下游盆地的水利工程,综合体现了柬埔寨高棉人对现实生活和宇宙观念的理解。  

印度河文明中的水与都市(公元前2600—前1900年)

  时间:12月10日10:00

  地点: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嘉宾: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系教授 乔纳森·马克·基诺耶(Jonathan Mark Kenoyer)

  

  个人简介:乔纳森·马克·基诺耶教授从1985年起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系讲授考古学古代技术。自1975年起,他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开展发掘和民族考古学研究工作。1986年起,担任哈拉帕考古研究计划的田野领队和联合主管。主要研究兴趣为:古代科技和手工业、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以及宗教。这些研究兴趣使他关注南亚各个文化时期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阿曼以及西亚地区等。他的作品被刊载在《国家地理》《科学美国人》杂志以及相关网站中。他同时撰写了多本有关南亚和印度河文明的考古学著作,已出版4部专著、60余篇有影响力的期刊文章、79篇被论文集收录的文章、12个百科全书词条和19篇有关南亚工作的书评。

  讲座简介:主要关注印度河文明中十分重要的水资源管理系统,以及这种文化对后来的南亚传统所产生的影响。位于今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的印度河文明在公元前2600—前1900年间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城市中心。为了便于获取大量人口所需的可靠水资源,所有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和诸多村镇都建在主要河流边。而建造在河流边的城市需要一些特别的措施以保证它们免受洪水侵袭,如在高处选址或在城市周围建造厚重的土砖墙。除了直接利用河水外,有证据显示很多城镇用砖石搭造了水井。一些水井与浴室和厕所相连,并通过排水沟将废水排出房屋。印度河流域城市高度发达的水资源管理系统,为后世发展奠定了基础。早期(公元前600—前400年)的城市,以及其他许多印度河流域、恒河平原和印度半岛的定居点,都沿用了水资源管理系统。  

吉萨高地考古新发现:被遗忘的金字塔港口

  时间:12月10日14:00地点: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嘉宾: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助理教授、古埃及研究协会(AERA)会长及主席 马克·雷纳(Mark Edward Lehner)

  

  个人简介:马克·雷纳是古埃及研究协会会长及主席,该协会是建立于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并在埃及登记成立了非政府组织古埃及研究协会(埃及)。雷纳在埃及开展考古工作已逾40年,对狮身人面像和吉萨大金字塔均进行过测绘和发掘。古埃及研究协会赞助了吉萨高地测绘项目,每年对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附近的古王国时期居址开展发掘工作,拥有一个包括考古学家、测量学家、地质年代学家、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在内的国际跨学科研究团队。1990—1995年期间,雷纳在芝加哥大学任埃及考古助理教授。2005年以来,古埃及研究协会一直代表美国埃及研究中心在吉萨、卢克索和孟菲斯开办田野考古学校,为埃及古物部培训青年考古工作者。雷纳的研究领域包括聚落考古、考古学方法与解读、古代建筑、采石与施工、古代灌溉和水路运输基础设施、古代社会与经济以及复杂化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等。

  讲座简介:经过30余年的发掘,古埃及研究协会认为位于大狮身人面像以南400米的海特埃尔—古拉卜遗址是建于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500年)的重要尼罗河港口。由考古学家、测量学家、地质年代学家、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联合组成的国际跨学科研究团队,发掘、分析和复原了金字塔建筑工人的营房、粮仓、面包炉、书记室、牛栏和港口船坞。遗址的晚期堆积形成于卡夫拉法老和孟卡拉法老在位期间,是为这两位法老修建第二及第三座金字塔的工人的住所。海特埃尔—古拉卜遗址以及过去30多年间的考古新发现,为吉萨地区第四王朝时期的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提供了测深模型。从中可以探知,金字塔建筑工人利用尼罗河每年深达七米的洪泛,在失落之城、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一侧建立了航道和港口。目前古埃及研究协会正在探索这个失落的港口城市的最早堆积,即吉萨大金字塔的建造者胡夫法老时期的相关遗迹。  

纪念性建筑和社会组织:欧洲的史前观念

  时间:12月10日19:00 地点: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嘉宾:英国杜伦大学教授 克里斯·史卡瑞(Chris Scarre)

  

  个人简介:克里斯·史卡瑞现任英国杜伦大学考古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欧洲史前史,同时涉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考古学研究。主持并合作开展了法国、葡萄牙和英吉利海峡群岛多个史前遗址的发掘工作。主要著作有《新石器时代布列塔尼地区(法国)的景观考古》《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巨石遗存》和《古代文明》(与布莱恩·费根合著)。在2006年进入杜伦大学担任考古学教授之前,克里斯·史卡瑞曾担任《剑桥大学考古学期刊》主编、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副主任。他对于人类文化和认知进化领域的研究涉猎广泛,同时担任世界知名考古学教材《人类的过去》一书主编。克里斯·史卡瑞目前还是英国知名考古学研究杂志《古物》的主编。

  讲座简介:通过20年来法国西部、伊比利亚西部、不列颠海峡群岛的田野工作,主要探索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纪念性建筑(墓葬、长丘、立石)的出现和区域间联系的问题。在欧洲内部它们是否有着共同起源?在全球视野下,其他地区纪念性建筑的起源意味着什么?其次,埋葬与纪念之间的联系。什么人被埋葬于这些墓之中并使用石头来纪念?从复杂和多变的埋葬活动中,我们能否推断出社会组织的本质?在仅有的几个实例中,存在着与社会层级相一致的证据。最后,建造的过程。对于这些纪念性建筑的深入研究引发了很多不同解释。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它们是一些地区社群中小范围的特殊产物,另一些考古学家则指出部分证据表明这是专业化技术知识促成的,并且对于大型纪念性建筑而言,它们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协调控制。  

“你眷顾地,降下透雨”:人类与水关系的变化

  时间:12月11日19:00地点: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图书馆讲堂

  主讲嘉宾: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教授 布莱恩·费根(Brian Fagan)

  

  个人简介:布莱恩·费根于1976年起任职于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现为名誉教授。他撰有大量与考古学相关的通俗作品,最新著作包括《灵丹妙药:水与人类的历史》和《渔业:海洋如何滋养文明》等。

  讲座简介:千百年来,人类与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直到最近,考古学及跨学科研究才开始涉足这个复杂的课题。人类除了利用重力对水资源进行管理之外,利用仪式对水资源进行管理也是重要的方面。今天地下水供应萎缩与人口蓬勃发展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学习早期社会的做法很有必要。早期社会人们对水资源的管理、利用以及对水的尊重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责任编辑:梁瑞

本网电话:010-85886809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版权所有:www.bet28365365.com 版权声明 京ICP备110138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